當前位置:專家講座>瀏覽文章
各學院、各位同學:
福州大學“嘉錫講壇第560期講座--《需求導向的科學研究與科學誠信》定于2020年12月14日(周一)9:00在福州大學旗山校區圖書館明德廳開講,主講嘉賓:孫昌璞 院士。歡迎廣大同學前往聽講,聽取講座可獲一定學分,具體辦法附后。聽講前同學應先登錄教務處“本科教學系統”,然后點擊“各類報名”→“嘉錫講壇”進行網上報名。網上報名時間從2020年12月10日12點—12月14日8點。
主講嘉賓簡介:孫昌璞,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教授、中科院院士
發展中國家(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中科院數理學部常委
中國物理學會副理事長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全委會委員國家杰出青年基金評審委員會副主席
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理事
北京計算科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席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學位委員會主任、研究生院院長
孫昌璞院士長期從事量子物理、數學物理及量子信息基礎理論研究。已發表學術論文240余篇。最近,他研究了低維納米結構中單光子的傳輸和探測,探索了人工光合作用的物理基礎,分析了空間結構對光捕獲 復合物LH2中細菌葉綠素的激發能量轉移中的影響。文章被推薦為封面文章發表在JCP上。 孫昌璞注重青年人才的培養。他指導的研究生有3人獲“中科院優秀博士論文”,2人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 1人獲2006年中科院院長特別獎和美國Los Alamos國家實驗室的Director Fellowship。
講座介紹:基礎研究是人們在好奇心驅動下對自然規律的自由探索。國家戰略需求為基礎研究提供了更加廣泛的用武之地,會催生出基礎研究特色且重要的新興領域。因此,需求牽引的基礎研究是科學研究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與探索未知的基礎研究不同,需求導向過度會容易引發學術不端,需求目標過于清晰有時會導致人為造假。特別是在國家安全和國防領域,科研保密性和不可公開驗證會使得調查受限。此類基礎研究周期長更會出現科學誠信問題,因此更需要科學精神:堅持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能力,懷疑且不聲稱任何沒有被證明的東西。
本報告基于報告人自己在科研實踐的所見所聞,通過具體實例講述堅守科學道德底線與學術誠信、弘揚科學家精神的重要性;講述如何堅持科學理性和學術民主、勇于糾錯,在學術研究的灰色地帶堅守科學精神。報告特別強調,國家需求的基礎研究絕不是“空中樓閣”,也不是一下子爆出來的明星式的東西,而是要坐住冷板凳,一步一步地艱苦奮斗,厚積薄發,實現真正的創新。
歡迎前來聽講!
福州大學教務處
2020年12月9日
附:“福州大學嘉錫講壇”講座學分認定管理實施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福州大學嘉錫講壇”是學校為了提升校園文化內涵,推進校園精品文化建設,邀請知名專家教授、政界及企業精英、文化名人、知名校友等到校講座,搭建集人文、學術、科技為一體的綜合性交流平臺,屬學校層面的精品講壇。為擴大“福州大學嘉錫講壇”的影響面,吸引更多本科學生聽取“福州大學嘉錫講壇”系列講座,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章 講座學分認定方式
第二條 學校對學生平時聽取“福州大學嘉錫講壇”講座的次數先予以記錄,待學生畢業時,將按下表的方式具體認定學分。
聽講座次數 | 1至3次 | 4至7次 | 8至11次 | 12至15次 | 16次及以上 |
獲學分數 | 0 | 0.5 | 1.0 | 1.5 | 2.0 |
第三條 講座學分認定為全校性選修課中任意一類學分,學生在校期間累計獲得的講座學分不超過2學分。
第三章 講座學分認定程序
第四條 “福州大學嘉錫講壇”講座組織者通過海報、網站、電臺等媒介,在每一期講座開講前在全校范圍內對講座人和講座內容進行全方位宣傳介紹。
第五條 學生在規定時間內登錄教務處主頁的“本科教學管理系統”進行網上報名。未上網報名的學生自行聽取講座的,學校不給予記錄學分。累計3次報名而不聽取講座的學生將取消其今后聽取“福州大學嘉錫講壇”的資格。
第六條 學生到指定地點憑學生證刷卡入場聽取講座,講座結束時須刷卡離場,否則不予記錄講座學分。
第七條 每學期期末教務處根據講座組織者提供的學生考勤記錄對學生取得的講座次數予以記錄。
第八條 學生畢業學期,學校根據學生修讀全校性選修課類別需要將學生所獲學分登記在學生成績檔案中。
第四章 附 則
第九條 本辦法從二○一二年五月二十日起開始執行。
第十條 本辦法由教務處負責解釋。